李志雄1) 马胜利2) 李圣强1) 李闽峰1) 路 鹏3) 陈华静4) 王 松4) 吴 婷1). 2005: 地震非均匀度物理意义的实验研究. 地震学报, 27(6): 682-690.
引用本文: 李志雄1) 马胜利2) 李圣强1) 李闽峰1) 路 鹏3) 陈华静4) 王 松4) 吴 婷1). 2005: 地震非均匀度物理意义的实验研究. 地震学报, 27(6): 682-690.

  • 摘要: 资料表明某些强地震前中小地震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参数在强地震孕育进入中期或短期阶段出现明显异常变化, 显示出区域中小地震活动状态发生变化. 本文通过对含有障碍体的平直断层、 挤压型雁列式断层及Ⅲ型剪切裂纹等3种类型的岩石样本变形破坏过程声发射事件时间序列的分析, 讨论了GL值变化的物理意义. 计算结果表明, 这3种标本变形破坏过程中, 在应力应变处于非弹性阶段前夕或在岩石整体破裂失稳前破裂成核期间, GL值出现持续大于1的异常变化. 表明GL值能较好地刻画受压岩石破坏前的应变的非弹性变化, 具有一定的标本破裂指示意义.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