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国1)刁桂苓2). 2005: 千岛岛弧大震前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CMT)解一致性的预测意义s. 地震学报, 27(2): 178-183.
引用本文: 王俊国1)刁桂苓2). 2005: 千岛岛弧大震前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CMT)解一致性的预测意义s. 地震学报, 27(2): 178-183.

千岛岛弧大震前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CMT)解一致性的预测意义s

  • 摘要: 千岛岛弧地区属于全球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利用哈佛大学测定的千岛岛弧地区地震的矩心矩张量(CMT)解, 分析该地区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特征, 提出利用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的一致性参数a进行地震预测的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MWge;7.5地震之前, 都有一致性参数a降低的现象,a的低值起始的时间在发生大震之前的10多天至110多天, a的低值截止的日期距大震在30多天至2天. 相互之间虽然并不完全一致, 但是差别不大. 这种现象的稳定性, 尚需时间的检验, 但是设想在长达数百公里的地区, 连续发生MWge;5.3的地震的震源机制都与构造应力场一致, 应当不是随机的现象, 而是一种具有预测意义的现象. 当积累的震例足够多时, 则有可能确定统一的评判标准和预测准则.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