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融生1) 吴庆举1) 丁志峰1) 朱露培2). 2007: 印度-欧亚碰撞与洋-陆碰撞的差异. 地震学报, 29(1): 1-10.
引用本文: 曾融生1) 吴庆举1) 丁志峰1) 朱露培2). 2007: 印度-欧亚碰撞与洋-陆碰撞的差异. 地震学报, 29(1): 1-10.

印度-欧亚碰撞与洋-陆碰撞的差异

  • 摘要: 观测的证据充分表明,印度——欧亚的缝合带雅鲁藏布江上存在自南向北的地壳俯冲带,它穿过莫霍面,深度大约达到100 km. 喜马拉雅中可能存在多重的地壳俯冲. 它们有别于海洋碰撞时所产生的整个岩石圈俯冲. 作者观测到雅鲁藏布江以北上地幔的板片构造,它可以解释为印度向欧亚俯冲时上地幔岩石圈的痕迹. 它们说明与洋——陆的俯冲不同,印度向欧亚俯冲时,地壳与上地幔岩石圈出现拆层现象. 综合现有的地壳上地幔构造,显示在不同地质年代中,印度与欧亚之间产生自南向北以及自北向南相反方向的俯冲,而且俯冲带周围出现某些速度异常区.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