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美合作课题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介绍
曾融生1, 吴大铭2, Thomas J. Owens3
1992, 14(S1): 521-522.
[摘要] [PDF]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
曾融生1, 朱介寿2, 周兵2, 丁志峰1, 何正勤1, 朱露培1, 骆循1, 孙为国1
1992, 14(S1): 523-533.
[摘要] [PDF]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曾融生, 孙为国
1992, 14(S1): 534-564.
[摘要] [PDF]
青藏高原瑞利波相速度与深部结构的横向变化
陈国英1, 曾融生1, 吴大铭2, 安昌强1, 苏小兰1
1992, 14(S1): 565-572.
[摘要] [PDF]
西藏高原地壳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结构
赵珠1, 曾融生2
1992, 14(S1): 573-579.
[摘要] [PDF]
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
朱露培1, 曾融生1, 吴大铭2, Thomas J. Owens3, George E. Randall3
1992, 14(S1): 580-591.
[摘要] [PDF]
青藏高原的Pn波速度和Moho面的起伏
丁志峰1, 曾融生1, 吴大铭2
1992, 14(S1): 592-599.
[摘要] [PDF]
巴塘6.7级震群非单-指数衰减的复杂时序结构
程万正
1992, 14(S1): 600-611.
[摘要] [PDF]
新疆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王盛泽, 高国英
1992, 14(S1): 612-620.
[摘要] [PDF]
层状结构地震波形反演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武利钧
1992, 14(S1): 621-628.
[摘要] [PDF]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二)--知识表示和证据组合.
范洪顺, 王碧泉
1992, 14(S1): 629-634.
[摘要] [PDF]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中的不精确推理
庄昆元, 王炜, 黄冰树, 夏士华
1992, 14(S1): 635-644.
[摘要] [PDF]
岩石破裂实验中的遥感观测与遥感岩石力学的开端
耿乃光1, 崔承禹2, 邓明德3
1992, 14(S1): 645-652.
[摘要] [PDF]
重力变化与地壳形变、地下水关系的研究
吴雪芳1, 田世华1, 吴国华2
1992, 14(S1): 653-660.
[摘要] [PDF]
地电阻率突变序列与地震
刘心恒, 周郧生
1992, 14(S1): 661-668.
[摘要] [PDF]
线路漏电影响的实用化定量估算方法
金安忠, 吴子泉, 赵强, 李润贤
1992, 14(S1): 669-675.
[摘要] [PDF]
泊松与更新复合模型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陈汉尧, 胡聿贤
1992, 14(S1): 676-682.
[摘要] [PDF]
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及其回归确定方法
沈建文
1992, 14(S1): 683-690.
[摘要] [PDF]
地震发生次数的随机场特征及其地震发生率的检验
高孟潭
1992, 14(S1): 691-695.
[摘要] [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二项式模型
王健, 时振梁
1992, 14(S1): 696-701.
[摘要] [PDF]
真三轴压缩时几种岩样微破裂定位的初步结果
许昭永1, 梅世蓉2, 庄灿涛2, 杨洪沧1, 包一峰1
1992, 14(S1): 702-709.
[摘要] [PDF]
用极值理论对京-津-唐地区及7个主要地震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分析s
周冉, 林邦慧
1992, 14(S1): 710-715.
[摘要] [PDF]
地震活动持续时间的初步研究
黄福明
1992, 14(S1): 716-720.
[摘要] [PDF]
岩石粘滑及天然地震应力降
陈铁民, 陶振宇
1992, 14(S1): 721-724.
[摘要] [PDF]
与青海共和地震有关的地面垂直形变
巩守文, 郭逢英
1992, 14(S1): 725-727.
[摘要] [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如何考虑交汇断层的影响
李兴才
1992, 14(S1): 728-731.
[摘要] [PDF]
地震电磁辐射观测中测量设备的校准
张全喜, 张明灿, 李新民
1992, 14(S1): 732-734.
[摘要] [PDF]

热门搜索

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