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震及其异常地倾斜场

牛安福吴翼麟陈德福李晓军

牛安福吴翼麟陈德福李晓军. 1995: 大同地震及其异常地倾斜场. 地震学报, 17(4): 499-504.
引用本文: 牛安福吴翼麟陈德福李晓军. 1995: 大同地震及其异常地倾斜场. 地震学报, 17(4): 499-504.

大同地震及其异常地倾斜场

  • 摘要: 讨论了大同地震前倾斜潮振幅因子(值)的熵的异常图象相似及意义,倾斜速率熵维的分布,长周期倾斜的传播与地震迁移的相似及联系;并论证了形变波现象及含义;确定了相似性异常图象的分布与震源的关系;探讨了结合倾斜形变场与地震活动预测未来震源区的可能性.
  • 期刊类型引用(6)

    1. Feng Li,Peng Zhai,Jinshui Huang,Hongbo Tan. Influences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viscoelastic medium on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the 2008 M_W7.9 Wenchuan earthquake.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22(01): 1-10 . 必应学术
    2. 姚文举,唐红涛. 利用GPS数据分析四川“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状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04): 57-66 . 百度学术
    3. 贺克锋,赵斌,杜瑞林. 利用长期GPS数据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形变.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2): 122-126 . 百度学术
    4. 赵静,李皎皎. 对大陆逆冲型地震的一点认识——以汶川地震为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01): 62-65 . 百度学术
    5. 朱良玉,王庆良,蒋锋云,郑申宝. 非构造形变对区域网GPS垂直形变的影响. 测绘科学. 2014(09): 49-53 . 百度学术
    6. 朱良玉,王双绪,蒋锋云. 利用震后GPS数据反演汶川地区有效黏滞系数. 地震学报. 2014(01): 32-41+158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67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96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04-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